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單位、部門動態 >> 正文

“青春向黨 紅色築夢”調研團:領題調研求實效 深入基層察真情

發佈時間:2023-07-21 | 來源: | 作者: | 點擊量: | 分享:

為響應中共中央辦公廳“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號召,近日“青春向黨 紅色築夢”調研團在總指揮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衛明教授指導老師周浩博士、李婉溶老師的帶領下,圍繞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前往常德市澧縣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校鎮合作交流、共促鄉村振興,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常德市澧縣澧南鎮共建“鄉村振興”實踐教育基地。張衛明與澧南鎮鎮長張傑正式簽署意向書並舉行揭牌儀式。調研團緊扣調研主題,依托澧南鎮現有資源及其產業體系,秉持校地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在畢業實習、創業教育、就業指導、志願服務、聯合舉辦鄉村大講堂等方面達成合作共識。次實踐教育基地的構建,大大加深了院校與地方政府的交流,能夠有效推進“以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工作開展,是實現雙方“攜手共助鄉村振興”美好願景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隨後的調研工作中,調研團先後前往澧南鎮仙峰村、彭坪村以及澧西街道高路鋪村進一步展開調研。調研團與各村黨支部分別開展交流會,進一步瞭解當地基本情況,拉了村校距離。在張衛明教授的帶領下,調研團在仙峰村開展實地考察深入瞭解該村鄉村振興規劃、法律知識普及程度,並對當地葡萄產業、文化長廊數字平臺建設等特色有了進一步認知,為調研團工作提質增效隨後,調研團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前往彭坪村與高路鋪村對當地數字賦能鄉村建設現狀進行考察,詳細考察了彭坪村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種植情況及現代化農業產業鏈發展情況深入瞭解高路鋪村“村莊興旺”與“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相互融合的發展格局與模式,為調研團形成科學可行的調研報告築牢了基礎

考察各村發展現狀後,調研團成員針對各村特色以入戶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展開研究調研團先後對原仙峰村支部書記易繼林、彭坪村省級勞模辛繼林與高路鋪村支部書記史開申等典型人物進行深入訪談據調查,易繼林作為在黨50餘年的老黨員,艱苦創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優秀事跡在當地廣為流傳深刻感悟老一輩黨員始終“把產業發展在地頭把村民掛念在心頭”的崇高精神辛繼林三十年如一日,堅守農業第一線,將土地視為自己的第二個母親;史開申扎根基層,不懼險苦帶領村民開疆拓荒、積極推動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同時,調研團下到田間地頭、產業園區發放調查問卷、對村民進行走訪調查,結合問卷數據研判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的現實困境、問題歸因、影響因素等,為提出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對策意見奠定堅實基礎。

調研團全體成員在澧南鎮鎮長張傑等帶領下,前往彭山紅色歷史陳列館接受紅色教育,共同追憶崢嶸歲月。紅色歷史陳列館總結概括了從大革命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彭山歷史,陳列館講解員生動詳實地闡述了賀龍元帥等革命先輩在澧縣的革命歷史事跡,給調研團成員以極大的震撼使大家進一步瞭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推動引導調研工作深入到農村基層當中去此行調研團追尋紅色足跡,聆聽紅色故事,瞭解革命先烈英勇事跡,接受革命傳統洗禮,深刻感受到了澧州精神的豐富內涵,鞏固了調研團成員的理想信念為此次調研工作增添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此行調研是青年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基層的生動實踐既豐富了青年大學生的閱歷也增強了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調研團成員表示“此次調研磨練了意志開闊了眼界在實踐中切實體悟到農村發展現狀收穫頗豐後續將會把調研中的所見所聞所得化為學理性思考真正做到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青春書寫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供稿人尹恆 供圖人周星宇 一審:賀慧平二審:李婉溶、周浩三審:張衛明


您是本站第 訪客
當前在線人數 0